2015年的年度要求
1、信息化建设
智能物流体系的构建重点是做好企业的信息化,主要是移动互联网应用、部门的信息化应用、企业资源系统化实施、信息系统的平台化。
1)与浙江电信等合作,开发物流功能模块和数据交换平台。
2)选择试点企业进行ERP开发、运维、电子数据交换等系统开发、使用和维护。
3)协会信息化——网站和直报系统
2、信息统计
协会对所在地区、行业、企业信息的掌握程度,就是协会的核心资源。
1)建立A级企业的电子档案,有针对性的为企业服务。
2)搭建物流景气指数平台,从季发布到月发布,指导行业发展。
3)强化微信公共号、物流杂志,信息准确性、及时性、有效性、有特色。
4)给予信息资源大数据的定量、定性分析,为政府、行业、社会服务。
5)运用有价值的信息资源和协会信誉,进行跨界合作,为行业、企业发展服务。
3、技术、标准推广
协会要成为物流先进技术应用、物流标准实施的组织、推广者。
1)推广物流工程技术、信息技术、网络技术、供应链管理技术等。
2) 先进的物流业态、商业模式的推广。
3) 积极宣传、推广运用国家层面制定的标准。
4) 行业自律标准和企业服务标准的研究、开发和试行。
4、交流、合作
协会牵头组织行业内外互动交流和协同合作是基本职能。
1)通过线上网站、微信、可视热线等实时、便捷信息交流。
2)通过行业有效的会议互动、专题沙龙、区域片会等进行线下交流。
3)宣传A级物流企业,提高其社会影响力和知名度,创造更多的商业机会。
4)按物流的仓储、运输、装卸搬运、货代、配送、国际物流、供应链管理业态功能,适时设置专业联盟和分会,进行专业化的交流和合作。
5)为企业互为节点,共建平台、生态打造、牵线搭桥。
6)建立交流、合作的行规、机制,使其健康、有秩、有效。
5、咨询服务
1)常态基础服务。通过对企业走访、A级企业评估、信息运营交流,诊断企业、实事咨询,提示、建议、意见的常态基础服务。
2)量体裁衣式咨询。应邀对企业的发展战略、商业模式、事业开发进行量体裁衣式的咨询。
3)企业运营咨询。园区与平台规划、设计、建设、运行,企业技术改造,网络体系构建,运营咨询。
4)政府、社会咨询。法律、政策、技术、管理、市场等咨询服务。
6、人才培养
协会要组织力量,成为物流人才孵化、提升、交流的平台。
1) 办好首期物流经理人培训班,集聚、形成中级职业经理人队伍。
2) 开办高级经理人研讨班,提升高管的现代化治理、经营、管理水平。
3) 求真、务实、创新培训方式,体制、机制,做出特色、品牌。
4) 建立人才信息库,案例、教材、模型的智力库。
5) 建立人力资源管理(HR)的研讨平台。
7、调查研究
1)开展应用性研究。物流具有七大基本功能,协会需要关注物流这些基本功能业态的变化,并去寻找新的商业模式,为企业技术改造,转型升级出谋划策。
2)开展物流前沿、热点的研究。重点在电子商务物流、供应链物流、物流金融,农村、都市物流、国际物流等,规律性、应用性的分析、研究,指导事业的推进。
3)开展课题研究。承接政府职能转移、购买服务的课题,为政府宏观管理、政策制定、有效实施提供服务。
4)政策研究。政府出台的政策、规章、标准的实施贯彻和执行中问题解决的建设意见和建议。适应行业发展、变化的对策、举措的意见、建议。
5)规章研究。旨在建立和完善,行业素质标准、行业服务标准、行业运营规范、行业诚信体系,保护竞争、推动联合的制度等的行业自律性规章的研究、提出和试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