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2日,胡会长与我省国际物流中的头部企业佳成、海盟,就国际物流高质量发展进行了研讨交流。
国际物流是物流行业中最为规范的物流,也是采用现代化技术最为集中,分工细化的物流。国际物流的特点是物流环境差异大、系统复杂、信息化标准化要求高、管理难度大。国际物流除了需要具有一流的物流能力外,还必须具有国际物流网络以及进行国际物流运作的能力和专业化第三方物流的运作水平。基于时代变化与新的需求,传统货代企业需要通过制度、业态、模式、技术、管理等变革创新来达到迭代升级目标。
我省物流业界已出现了,国企与民企混改,企业间联盟发展,对企业外部资源整合的价值交换和高效联动方式,以重塑企业核心竞争力,突破企业成长中的天花板。
-1-
国企与民企合资经营应体现的价值是:
(1)能量倍增
国企购并重组民企,体现了国企在"产业引领、资本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的战略意图,同时国企做股东,增加了企业背景,社会信任,在很多政策面前,国企背景拥有优先使用权,增加银行授信等声誉和资源。而民营物流公司,有从业多年的专业经验,成功的商业模式,优秀的职业化团队及多年积累起来的丰富人脉、资源、渠道、经营能力。两家结合,价值互换,资源共享,优势互补,融入国际物流体系,提升品牌效应,吸纳更多资源,如虎添翼,能量倍增。
(2)能级提升
新时期发展国际物流事业,需要以国内外纵向一体化,线上下全渠道化,物流商流联动化展开。既需要国企规范化经营管理的素质,又需要民企灵活经营的特长,以此来提升合资公司的组织化程度和产业集中度,整合国内外资源,集约经营,提升国际物流运作能级,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3)动能转换
合资企业,通过混合所有制改革,建立了产权清晰的现代企业制度,形成科学有效的公司治理体制和经营机制,增强了企业应对市场变化的活力和员工奋发有为的动力。既破解国企不同程度存在的运行效率不高,投入与产出不协调,资源利用率不能最大化的弊端,又通过合资公司科学决策,加大境内外国际物流事业的投资布局,资源要素整合,数字化升级,高素质团队建设等的投入和运营,从而产生具有一流效能的国际物流企业综合实力和优秀素质。
-2-
企业联盟的意图:
随着科技的发展和市场竞争加剧,基于物流小、散,体量庞大,服务多样和重资产,系统性的本质特性,哪家企业都不能包揽一切。因此,物流企业要从战略的高度来考虑企业之间的合作。未来的竞争不仅发生在企业之间,更多的将发生在联盟之间。企业经营业绩不仅是企业内部管理好坏的函数,还是企业所在联盟好坏的函数。竞争不仅是企业之间的竞争,而主要是联盟内部或者整个企业体系中取得中心地位的竞争。我省国际物流界有探索组建联盟化运营需求和动力,拟通过(1)企业间资源,渠道价值互换,信息共享,壮大事业。(2)开拓数字经济,产业互联网下国际物流业务。(3)实施虚拟企业,轻资产管理公司和不对称利润分配的制度机制。(4)股改上市策划。(5)产业生态圈打造,包括:
1)产业链环上的闭合。依靠信息技术,形成一条完整的闭合产业链,在产业链上进行资源共享实现合理的价值分配。
2)资源要素上的共享。通过提高物流设施的循环利用率来节省资源和能源,利用新技术就近匹配商品和服务的供需。
3)组织主体上的开放。坚持组织成员的开放性,不断吸引更多,更有价值的组织成员加入生态圈,激发正向的同边网络效应和平台的聚能赋能效应。
4)标准化。构建物流产业标准体系,统一物流过程涉及对象、方法、单位的标准,运行的技术、信息、管理、服务标准。
5)信息化。践行"物联网+"行动计划,物流网络互联、信息互通、业务协同。物联网和大数据平台融合,借助云计算技术构建模型。
6)一体化。物流产业生态圈向上下流延伸服务,与其他产业互动融合,协同发展,使物流技术水平更先进,主营业务更突出,核心竞争力更强。